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一直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一个真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江苏、北京等地试点了“居家养老床位”服务。
所谓“家庭养老床位”是指养老机构的专业养老服务延伸到以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家庭,适应老龄化转型、专业护理、残疾老人家庭远程监护等养老服务。
江苏南京:五年之内建成将近6000张家庭养老床位
江苏南京,是中国较早实行家庭养老床位的城市。“家庭养老床位”试点自2016年开始实施,养老服务通过智能床垫、人体感应夜灯、寻呼机等智能设备与养老院实现对接,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机构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果老年人有需要,他们也可以通过点击寻呼机一键呼叫养老服务。
北京市西城区呼叫养老服务:护理经理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为了解决深度老龄化和空间资源恶化间的对立,西城区,北京将从2019年开始试点家庭养老床,创新推出护理经理一职,为注册家庭养老床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一站式服务,根据老年人护理需求连接服务资源。
山东:每年签订14000张家庭护理床位
山东省青岛市约有100000名残疾和弱智老人,其中不到20000人在养老机构,80000多名残疾和弱智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自去年7月开始,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一推出就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14000名老年人签订了合同。这位80岁的老人和他的妻子过去住在养老机构,每月的费用约为6000元。现在,在签订家庭养老床之后,他们每月花费不到2000元。
江苏苏州:夜间护理弥补了居家养老的缺口
在“居家养老床”服务的基础之上,苏州从去年开始启动夜间项目,依托有资质的服务机构提供日常护理、精神护送、应急处置、个人医疗等基本上服务,饮食护理个性化服务如临床护理可以弥补独居老人夜间护理的空白 ,“家庭养老床位”的发展面临着低成本、人才短缺等问题,“家庭养老床”为残疾老人提供了更余的选择。由于“家庭养老床”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上门服务成本高,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各地推出的“家庭养老床位”都有政府财政补贴。家庭老龄化转型补贴标准为3000-5000元,运营补贴基本上参照养老机构补贴标准。依靠政府补贴资金的杠杆作用,家庭养老床位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然而,签订家庭养老床位之后,由于消费习惯等原因,老年人的自费消费水平广泛较高。因此,一些试点地区开始放慢发展速度。
与传统养老机构的床位相比,家庭养老床位的出现节省了土地和建设成本。根据相关试点城市的计算,家庭养老床的投资成本为机构养老床的1/5。但是,由于家庭养老床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养老服务机构上门服务的成本较高。
此外,与养老机构分散护理相比,家庭养老床位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养老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短缺也制约了家庭养老床的发展。